贾康:人民币对美元整数7关口轻易不要被突破
来源:金砖智库CBGG 时间:2018-12-12
知名经济学家、金砖智库(CBGG)学术成员贾康
近日,由金砖智库(CBGG)主办的“美元加息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与对策”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举行。知名经济学家、金砖智库(CBGG)学术成员贾康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美国在发达经济体里率先复苏,出现一轮向上的景气期。日本在经历20年停滞之后已进入增长状态。欧洲总体平稳并向好。概括来讲,发达经济体的情况优于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这是世界经济现在的基本特点。美国经济的率先复苏,美国在反周期这个概念上必然是加息,加息通道上的操作是合乎调控逻辑的,符合经济学过去已有的认识。我国是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还在琢磨市场基本的规律和经验,人民币对美元走弱面临的整数7的关口,轻易不要被突破。在可以不突破整数7心理关口的时候,当然还要争取把它控制在7%以下。但是强调一下,既然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不能够断然说要固守这样的一个心理关口。
以下为贾康先生发言实录:
我就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向各位汇报四个层次的基本看法:
第一个层次想谈一下世界经济现在的特点。在十年之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虽然是美国惹的祸,但是他是在发达经济体里面率先复苏,出现一轮向上的景气期。这个景气期已经有几年,在他的本币的操作方面当然就是升息通道的屡屡的操作。在日本这方面,终于在20年停滞之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经在由停滞状态转为值得加以肯定的增长状态。当然日本这个增长和美国还有差距,美国能够达到接近4%,日本能接近2%,对日本来说总体是向好的新的局面。欧洲应该评价为大体平稳,不像前面那几年,风雨飘摇之中,动不动这个地方要出事,那个地方要出事。在最有威胁的意大利关口扛过去之后,欧洲现在主要是收敛、复苏,不同情况下有一些稳定向好,有一些还要经历一些阵痛,总体来说没有大的危机局面。概括来讲,发达经济体的情况优于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这是世界经济现在的基本特点。
第二个层次谈一下对于美元加息的评价,既然认定前面这个基本的发达经济体的运行特点,美国率先复苏以后美国目前是经济走强,他在反周期这个概念上必然是加息,加息通道上的操作是合乎调控逻辑的,是经济学过去已有的认识,可以从理论上给予它实践支持的。但是同时我们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别强调是要注意美国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以后他在调控中间,美国做了可圈可点的供给管理的一系列有为之举。
从过去早就有的信息高速公路到现在的升级到3D打印机,油页岩革命,制造业重回美国,以及点调控式的支持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冲过瓶颈期等等,这都是我们需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进一步加以研究的。特别是特朗普出乎意料的在选举中获胜担任总统之后,不论他的一些做法别人怎么评价,但是我个人始终认为特朗普在经济方面的两个举措和意向是非常靠谱的,他别的不靠谱我不评论。他的减税显然是积极运用了里根经济学里面原来的经验和针对美国现在他要实施的战略匹配的有效的措施,已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提振市场信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支撑了美国当下它的经济高涨和就业的良好局面。
特朗普说要加大美国基础设施投资,虽然在美国种种制约条件之下做起来还要有一个过程,但是他一旦真正把这个事情做起来,一定会有声有色。因为美国过去联邦政府不太强调PPP,但是美国在州以下早在PPP这个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里面积累了很多的走在前沿的经验。美国这样一个取向形成了很好的市场预期。他强调的美国重新强大而匹配新的一轮比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市场预期的支撑其实也是要解释当下美国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把这个综合在一起美元加息走强是合乎经济学分析里面我们过去已有知识的。
美国不光是总量调控,美国还有可圈可点的管理侧的理性的供给管理这方面有新意的进展。在第二层面结束之前还要说一句,确实我们还要继续观察,还有美国自己的不确定性。美国的经济的高涨和美元的走强什么时候到顶,我们还有待观察,现在还可以从容的继续跟踪相关信息。
第三个层面,怎么看待中国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应对这样的局面,像中国和其他的现在相对弱势的这些新兴经济体,本币你如果在全球化情况之下去考虑跟美元之间的汇率的演变,显然适当贬值是合乎逻辑的。人民币对美元这段时间也是表现的走弱,走弱它有一个客观上的好处,有利于现在产生一定困难之后支持出口,减少导致低迷和萧条的这些因素。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间,我始终讲汇率它是必然要附加上政治因素的。
在世界上,其实任何主权国家都想操纵汇率,实质的问题就是你有没有操纵的实力,以及在种种制约条件之下,你怎么向其他的国家讲你的道理。像美国他显然是有全球的美元霸权,他是最有实力来操纵汇率的。但是他也信奉他的一套规则,比如说美国的美联储的独立性,承认市场起作用等。在很多方面,美国在他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美国是相对言行一致的。
我们是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还在琢磨市场基本的规律和经验,我们在汇率方面已经承认了是有管理的、市场浮动的汇率管理体制,而且要让市场更多起作用。但是政治考虑肯定还是有的,比如你必须注意到在中美贸易冲突或者叫贸易摩擦升级这个情况之下人心惶惶的这种应激反应式的社会心理和不良预期,所以人民币对美元走弱面临的这个整数7的关口,换位思考的话,如果我是管理部门的一个成员,我也会非常谨慎的处理,这个关口轻易不要被突破。
我觉得现在比较大的可能性就是管理当局在有管理浮动汇率的情况下也会考虑施加必要的影响,在可以不突破整数7心理关口的时候,当然还要争取把它控制在7%以下。但是我要强调一下,既然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也就是不能够断然说要固守这样的一个心理关口。也有很有影响的学者已经说清楚,从经济学分析来说其实这个关口的固守是道理不充分的,我主要是从政治家的视角来说,我也能体会必须要这方面的政治考虑。它实际上跟现在的管理预期是结合在一起的,政治局的六个文里面特别强调了稳预期,也可以从这个视角来理解我们怎么看待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汇市和股市有心理上的连接,中国股市这一段时间显得情况非常的不好,和预期也有密切的关系。
最后一个层面,我想说说现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的经济体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贸易摩擦升级,特别是中国和美国这两个被称为世界上最重要双边关系的两个主体,一个是发达经济体的头号代表,一个是新兴市场经济的头号代表。这两个经济体之间所形成的,其实我们直呼贸易战,也可以叫贸易摩擦升级,或者叫贸易冲突,讲的是一回事。怎么样认识它,已经有很多的讨论。
今天我还是很正面的概括一下我的基本认识框架。我觉得要充分的意识到中美贸易冲突总体表明中美关系进入新的阶段,如果现在讲中美关系,贸易这方面的问题是冰山在海平面之上,是我们可以直观看到的较量的部分,其实你要考虑这两个大国之间它总体的关系,你必须把水面下面往往你并不能直接感受到的其他的制造业的实力、科技创新的能力,特别是金融这方面的影响力、辐射力等,也要考虑进去。
我认为要有一个清醒的判断,美国已经朝野一致的形成了遏制,或者全面遏制中国的基础共识,不论特朗普他能不能连任,他在不在位,一般人的判断这个基本情况不会有多大改变。换个人可能还更难受,这个中美之间既然是贸易战战端一开,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将成为长期现象。这也合乎我们现在必须点破的,你不论人类文明怎么发展,到了一定临界点之后,丛林法则更多是主导了,老大就是要遏制老二。
中国总量老二是伴随着我们人均水平还相当低,还没有达到人均国民收入一万美元。到了一万美元再往上走怎么也得冲过1.3万,我们才能稳稳的坐上高收入经济体的门槛上。所以未来的十年是关键的十年,而关键的十年作为战略对手的美国人他如果以竞争为主,丛林法则考虑之下,他会没有意识吗?这个十年的考验期对于中国来说不在于全面小康,全面小康悬念不大,关键就是能不能够遏制我们自身的矛盾凸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从长期来看,在制约条件下,我想强调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变坏事为好事,贸易摩擦冲突肯定是坏事,我们已经感受到现在市场上走低,一些指标现在向不良方面的发展。但是它确实不能够过于在应激反应这样的冲击之下夸张它,过于高估它实际的影响。比如说年度,我们今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目标还是大概率事件,1至9月份仍然是6.7,四季度可能再往下拖一拖。6.5左右,左一点右一点不是关键问题。如果明年、后年我们能维持在年均6左右,我觉得完成全民小康应该达到的保证速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再加上社会政策托底,精准扶贫等等,我们原来的阶段性目标仍然可以以大概率来实现。
特别关键的是怎么变坏事为好事呢?在这里面我们注意把可能调度起来的潜力和可实现的伴随着不良局面的好的方面要抓住要体现出来。有些中国其实是被动做的事,在实际生活中间它可以带来老百姓的实惠,比如说我们已经明确宣布降低关税,降低关税比较突出的一个是汽车。现在网上的说法25%的关税要降到5%,一下消掉20个点,中国社会成员里很多的收入增长以后,他就是想买奔驰、想买宝马,想买国外的一些品牌的车辆。那么这些社会成员他不得实惠吗?
特别是药品,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药品的关税下降跟着盯住它实际的价位,几十种治疗癌症的有效药,过去老百姓是轻易得不到的,或者要很高的代价去得到,现在代价降低了哪个家庭有一个癌症病人现在什么状态,现在马上得实惠,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治疗癌症的有效药物,这都是变坏事为好事,这是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得到。
就说大豆,美国人现在在大豆方面给我们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的中国东北的大豆的生产的农户和农场一下面临市场向好。我们自己国产大豆确实主要适应的是磨豆腐,在这个变化之下豆制品里面豆腐等等它的份额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来的豆油市场份额,减少一些豆油那么更多给花生油、菜籽油、葵花油以及学习国外的玉米油,这些市场份额给他们一些机会,相关的利益主体实际上利益是向上的而不是向下的。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这是一个从局部来说的坏事变好事。
其实对全社会来说我们也意识到,中国还得进一步开放。新的情况之下我们是不是可以观察,在影视,在互联网等等方面我们是不是可以进一步的开放? 现在新的情况之下,坏事变好事是不是可以积极的考虑这些事情?这是第一个我要提炼的概念。
跟着要说的第二概念,变压力为动力,我们得承认我们在压力之下被动来做,我们的筹码跟美国相比是不足的。贸易摩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家还是绝对数,我们就必须相对数。这个反制是必要的,适当的反制还得寻求在妥协之间能够斗而不破,能够有一些新的平衡状态,至少是新的阶段平衡状态,打打停停,停的时候就是平衡。平衡又被捅破之后又打一打,在新的阶段上去争取斗而不破的新的一轮努力。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变压力为动力,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我们能做的、能自己主动选择的是坚定不移在改革深水区冲破阻力,攻坚克难,实现总书记说的把硬骨头啃下来。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些年有这么多改革文件、改革要求,今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年初深改组讲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工作再抓实,实际生活中间抓实的有多少?这种环境下有了压力我们是不是可以变成动力冲一冲,至少要给创新的试错空间。
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要在压力之下进一步的开放和倒逼改革,倒逼改革就是清理文件柜就是变法,就是要在啃硬骨头这方面找到实质性推进的一些可做的事情。这方面可做的事情,如果排起来中国是一个长长的清单,怎么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60条336项改革任务,以及后续我们认识清楚的另外一些改革任务的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也得承认在这方面比我们还有进展,比如说今年大部制前所未有的十几年时间段以后,终于走出了相对像样的步伐,要乘势推进这种改革,要对整个行政架构伤筋动骨式的来做改造。减少这些局委办,减少审批权利,后面才能减少跟着派生出来的收费权等,才能真正降低中国纳税人、企业他们所受的负担,中国这个实际的负担绝对不是18种正税所能概括的,我们的五险一金在世界水平上一定是高水平的。怎么减,几百种行政性收费是非常过分的,这是涉及到了拆香火的问题,拆香火那就是大部制加扁平化,一定要对整个行政架构做脱胎换骨的改造,这些是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做的实事。如果能够这种开放和改革的实事坚定不移的做好,中国才有后劲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才能控制我们现在的矛盾凸显,才能化解矛盾中间维持基本的稳定的局面,来实现中央说的新的两步走。
第三句话就是逐步变被动为主动,因为中国现在追求的是强起来时代的升级发展,要形成发展的后劲,其实包含着是必须继续超常规的来追赶,继续大踏步的跟上时代。这个速度状态上,从原来的两位数落到6左右,仍然是大的经济体里面的高速度,我们叫中高速,在质量提升的过程中间,最关键的是我们怎么样处理好像和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基本关系。邓小平在八九之后特别强调,从历史长河来看,这是一场小风波,要继续坚定不移的和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搞好关系。我们现在其实还是这个战略思维,因为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在斗而不破的过程中间坚定不移的啃硬骨头,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时间是中国最好的朋友。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好大的方向感,给社会成员各个层面的创业创新者以安全感,给我们整个的社会以预期上的希望感。我们能够在已经有的几十年的发展、和平崛起的过程中间保持它的可持续性,时间是中国最好的朋友,如果我们能跨越中等收入国家之后,局面能比现在就会更明朗一些。那么现在而言,在诸多不确定性中间,我们要努力抓住我们能抓住的确定性,这归根到底在于我们能选择什么,我们要选择什么,重点在于把握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这些看法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