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研究报告

金砖智库在北京主办“ESG可持续发展与理论标准体系”学术研讨会

来源: 金砖智库CBGG   时间:2021630 

2021 年 6 月 29 日,由金砖智库、世界金融论坛与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协办的“双碳目标背景下的ESG可持续发展与理论标准体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1.jpg

财政部原副部长、世界金融论坛和金砖智库首席顾问朱光耀,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席院长吴红波,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金砖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世界金融论坛副主席王忠民,国家气候变化与专家委员会主任、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理事刘燕华,世界金融论坛秘书长,金砖智库主任冯兴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雪春,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副局长张晓红,穆迪集团(全球)国际业务总裁、董事总经理叶敏,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沈双波,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代表李新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高级ESG专家陈志伟,世界金融论坛和金砖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SK中国社会价值推进室副总裁田福熙,MSCI大中华区ESG研究高级分析师郭思平,陶氏化学大中华区政府事务总经理徐旸等嘉宾和专家出席本次研讨会。

2.jpg

本次研讨会第一单元为研讨会致辞发言环节。首先世界金融论坛秘书长,金砖智库主任冯兴科在主持研讨会致辞环节时就此次研讨会召开的背景、目的等情况予以了说明,并汇报了世界金融论坛在气候变化、低碳减排、ESG领域所做的工作、计划和目标。随后,财政部原副部长、世界金融论坛和金砖智库首席顾问朱光耀,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席院长吴红波分别发表致辞发言。

3. 朱光耀.jpg

朱光耀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明确向世界表明:中国将尽最大的努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主席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强调“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在这个理论指引下,中国在参与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制定当中,我们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2018年的时候,国际上开始意识到制定一个统一的、包括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即ESG)的全球范围内的强制性执行的国际标准的重要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从2018年就开始进行相关的工作,但首先遇到的阻碍就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特朗普政府排斥多边制度安排,美国的证监会对IFRS倡导的全球可持续标准制定的倡议从一开始就有抵触。但情况的变化就在今年2021年,因为美国自1月20号拜登总统上台之后,美国新政府标榜“重返多边主义”。今年3月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明确表示要制定一个能够在国际社会上强制执行的标准,要涵盖气候变化领域和社会发展领域。随后,美国财长耶伦公开表示美国支持就建立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并进行国际谈判。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向世界各国就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谈判的相关进程进行咨询,要通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的建立,推进相关谈判进程。此次谈判将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这是一套完整的、对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准则,这一套规则一旦完成,则对各成员国的执行力是非常具有严肃性的。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做好准备。我们首先要积极参与到全球治理之中,发挥我们的影响力和领导力,包括谈判人员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意志,体现中国企业的要求,要准确地把中国的政策诉求反映出来,要在谈判过程当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要处理好各个方面的挑战与问题,服务好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大局,服务好我国的“双碳”目标,为中国同世界更紧密的融合,也为中国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4. 吴红波.jpg

吴红波表示2020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明确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减排目标的决心。同时,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在“十四五”规划的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做出了明确的部署,这落实了可持续发展与“双碳”目标的设立,定调了我们未来绿色发展的战略,也将为产业、环保、能源、金融等各个领域带来绿色创新与变革。在这个过程当中,绿色金融是落实中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柱之一,ESG更是打造绿色资本市场的重要理念和实践工具。但由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ESG评价标准,因此加速推进这一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探讨ESG标准化、规范化建立的有关问题,以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与“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5. 冯兴科.jpg

研讨会的第二个单元为主旨演讲环节,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金砖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世界金融论坛副主席王忠民,国家气候变化与专家委员会主任、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理事刘燕华分别就研讨会核心议题发表主旨演讲。世界金融论坛秘书长,金砖智库主任冯兴科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6. 王忠民.jpg

王忠民表示,就“双碳”目标而言,如果“30”是碳达峰,“60”是碳中和,那么在达峰之前,也就是从现在至2030年,我国碳排放的总量可能仍在增长,总交易量将在2030年控制在达峰,到2060年“中和”的时候,每年碳的总量在下降,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定义总量目标。当有了宏观的定位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微观量化当中推演每个变量的标准和量化的衍生,让碳减排成为一个可测量、可识别、可定义、可交易的市场。在宏观目标的前提下,还需要有相应的微观主体角色的定位和标准的共识机制,包括微观激励、微观活力、微观平衡等多重微观要素构成的微观机制。如果这一市场当中的任何一次减排都能看成是对社会的贡献,都可以得到有效合理的补偿,这个时候“3060”的宏观目标便变成了微观主体、微观机制,“碳中和”就成了激励,它动态地激励每个企业、每个金融机构再推出微观的激励措施。


刘燕华表示,巴黎协议之后到现在已经差不多5年多了,关于“双碳”目标背景下的绿色金融问题,总体而言有三个“缺口”,首先第一个缺口是承诺缺口,各个国家承诺的总和加在一起,不能满足全球2度温控目标。按照目前的预测,可能之后2100年全球温度上升3-3.5度。第二个缺口是技术缺口。目前已经掌握的技术,不能够支撑巴黎协议的最终目标。第三个缺口是资金缺口。钱从哪儿出呢?资金缺口非常大。要实现“碳中和”的话,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主要靠市场弥补。未来,绿色金融体系将来会很活跃,特别是绿色金融服务。要在绿色和金融间找到共同点,绿色发展和金融体系都需要进行大幅度改革。总体而言,在“双碳”背景下实现低碳绿色金融,急不得,慢不得。技术应用与市场规模决定成本,市场规模取决于体制机制改革。“双碳”目标下的新一轮竞争,将重新组建全球的市场格局。绿色金融将是今后中国发展前景的一个风向标。

8.朱旭峰.jpg

接下来,研讨会围绕“ESG评价标准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方向”进行专题座谈。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雪春,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副局长张晓红,穆迪集团(全球)国际业务总裁、董事总经理叶敏,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沈双波,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代表李新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高级ESG专家陈志伟,世界金融论坛和金砖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等嘉宾分别围绕座谈主题做了专题发言。之后与会嘉宾展开了圆桌讨论。本环节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主持。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穆迪集团、中诚信绿金科技、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SK中国、MSCI、陶氏化学、腾讯、乐信、同方股份、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近百名政、学、商界的权威嘉宾。研讨会嘉宾们围绕研讨会主题深度透视ESG理念和实践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解析ESG对实现“双碳”目标的贡献与实现路径,以加强对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背景下ESG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研判。


金砖智库CBGG

金砖智库CBGG,全称金砖国家与全球治理智库,是非盈利的国际新型智库,总部设在北京。CBGG汇集了全球顶级的决策者、学者和业界领袖,聚焦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世界金融论坛的主办方和发起方,致力于完善全球经济和金融治理,为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前瞻性的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

请联系我们:info@cbgg.org.cn